找到相关内容27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晋王受菩萨戒疏

    照高山。随逗根宜权为方便。如彼众流咸宗大海。弟子基承积善生在皇家。庭训早趋贻教夙渐。福理攸钟妙机须悟。耻崎岖于小径。希优游于大乘。笑止息于化城。誓舟航于彼岸。但开士万行戒善为先。菩萨十受专持最上。谕造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55187351.html
  • 唐代诗歌与《法华经》

    》,《全唐诗》卷825。   化城 1“邀福祷波神,施财游化城。”刘禹锡《贾客词》,《全唐诗》卷21。   2“共嗟陵谷远,俄视化城虚。”王勃《观佛迹寺》,《全唐诗》卷56。   3“化城分鸟堞,香阁俯龙川。”骆宾王《四月八日题七级》,《全唐诗》卷79。   4“竹径从初地,莲峰出化城。”王维《登辨觉寺》,《全唐诗》卷126。 5“抖擞辞贫里,归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5052220.html
  • 《法华经》与禅宗思想

    超越各种对立。《法华经》中的 “火宅”、“三车”、“化城”、“龙女献珠”等譬喻,被禅宗用来当作开悟论的典型表征。 《法华经·譬喻品》以“火”比喻五浊、八苦等,以“宅”比喻三界,谓三界众生为五浊...,接诸缘觉。驾牛车,接诸菩萨。且道,接衲僧驾个什么?三脚驴子弄蹄行!”《续古》卷6《广鉴瑛》 “化城”是法华七喻之一。《法华经·化城喻品》说有人前往藏有无数珍宝的地方,半路上因为人马困顿、道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1752652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小乘、中乘、大乘、最上乘,慢慢的说说。

      间:照法师所讲,通已明白,与法师会面时少,请法师奠嫌麻烦,将小乘、中乘、大乘、最上乘,慈悲慢慢的说说。 (南京法一和尚)   月溪禅师答:照佛法说只有一乘,小乘中乘乃是方便引导的,经云:“十方佛土中,惟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,但以假名字,引导于众生,说佛智慧故,诸佛出于世,唯此一事实,余二则非真。”小乘中乘是化城,大乘是宝所,佛说方便法门,以化城引入宝所。...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360910939.html
  • 法华经中佛为方便教化而举的比喻

    。佛陀平等说法,如一味雨,随众生性,所受不同,如同草木受雨有异。  4化城宝处喻:佛陀为了鼓励心性怯弱的众生,不要觉得佛道长远难成而却步,于是以方便力,示以化城,暂令大众止息。待众生信心增长,再教导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2051437.html
  • “有相”和“无相”

    上根众生能证入正等正觉,一生成佛几不可能。佛陀深知众生的根性,所以慈悲开示此法门,鼓励众生求生西方净土。在他力(阿弥陀佛的愿力)与自力(自我信愿往生)的配合下,蒙佛接引而往生极乐。极乐净土犹如化城,并...化城”,正显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最极慈悲,摄受一切深信、切愿、念佛的众生,往生极乐渐次成佛,而不因缘恶而溺于轮回不能自拔。   不具足在此世界成就的原因除了本身根性暗钝外,还有信心不足、环境制约、无佛住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0952366.html
  • 千古绝唱 无上经王

    如来灭度而灭度之的,究竟成就众生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慈大悲。经中所讲如来授声闻记,是劝勉声闻永弃乘,不再滞留化城作已度想,而进修大乘。通过授声闻记,达到善巧安心,竖固声闻度生的信念,由此成就《法华》的又一...因噎废食,远离众宝。所以,世尊大慈大悲化六根清净之化城,先令怯弱众生心远六尘,自净六根,入化城少歇,然后灭化城,指归宝所。如果众生才进化城,就以为得到地究竟解脱,因此不再进求无上菩提,反而会落于增上慢。如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3362560.html
  • 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序

    大法,令其顿证无生。小根则先依权渐修持,以培入大之基,终令领受家业,绍隆佛种。一代所说,分为五时。一,华严时,唯说界外圆顿大法,人天二乘,均非其器。二,阿含时,说谛、缘、权、渐、之法,令入化城。三,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5153971.html
  • 龙树的念佛思想及其对大乘建立的意义

    果报亦不共。”  这样的念佛法身,突显了佛与诸大声闻的不共处,让以“化城为宝所”的声闻众能够心慕佛道,回小向大。可以这么说,龙树分念佛法门为声闻乘和菩萨乘,以及强调佛陀法身的不共性,都对那个时代大乘宗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3055793.html
  • 古天竺寺

    白纡赤岭色双清;氤氲深处藏龙象,空寂观中断利名,几度沧桑著陈迹,诗传桑韵竹方茎。”唐代南康人士、江西第一个进士、著名诗人綦毋潜写天竺寺一诗:“君有化城最,西穷叠嶂深。松门当洞口,石路在峰心。幽见夕阳霁,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71155817.html